当前位置: > 书画资讯 > 新闻 >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专访著名画家??李玉田
发表日期:2017-10-22 18:52| 来源 :本站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
《三秦书画名家》</FONT>
著名画家??李玉田(上)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三秦书画名家》栏目。</FONT>
一轮皓月高悬夜空,群山沐浴在恬静的月色中,宛如镀了一层水银,如霜染雪裹般神圣。山势雄浑苍茫,林间云雾升腾,草木繁茂苍润,意境深邃灵动,正所谓“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一幅题为《月是故乡明》的国画描绘的图景,作品呈现的是团聚的吉祥和美好,传递的是“天涯共此时”的共同心声。这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米见方的大幅国画曾入选五年一届的第十届全国美展,得到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作品就是我们今天《三秦书画名家》栏目为大家介绍的著名画家??李玉田。</FONT>
李玉田,1961年生,陕西扶风人,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画家戴希斌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成人教育学院国画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陕西黄土画派研究会会员。</FONT>
除了《月是故乡明》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外,李玉田的其他作品也多次在全国、全省大型展览中入展并获奖。其中,《家山万里梦依稀》入选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院等主办的“黄宾虹”奖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中国画展,获铜奖;《家乡系列》入选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获铜奖;《蜀山秋韵》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五?二三”讲话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三等奖;《西原农家写意》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主办的有色工业全国第二届美展,获银奖;《早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奥组委会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奥书画展,获金质奖章;《巴山秋雨》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政府主办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3《西部?西部》艺术大展;《天涯此时共明月》入选首届陕西黄土画派美术作品展;《家山万里梦依稀》被黄宾虹纪念馆收藏;《月是故乡明》被浙江美术馆首批馆藏。</FONT>
李玉田的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水墨》、《美术界》、《当代书画家》等报刊,出版有专著《血脉的回响??论诗意与中国山水画之联系》及《当代中国美术家经典作品大系??李玉田国画作品集》等专著。</FONT>
李玉田的家乡是著名的“青铜器之乡”??古周原。他出生的黄堆乡庞家村紧紧依偎着历史名山??西观山。西观山上有九龙泉,有庙宇古刹,或许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让李玉田从小就感受到了艺术的气息。</FONT>
记者:您最初是怎样接触到绘画,又是怎样走上绘画艺术道路的?
李玉田:这个与我从小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系,从小的时候我们家就是依山而居。有时侯农村的三三两两的小孩子呀,在树林子里或者是山坡上玩耍的时候,这种场景非常感人,也富有画面。后来晚上做梦或者回忆的时候,对这种美好的记忆总是想要用某种方式表达出来。那个时候就经常用铅笔、钢笔啊在报纸或者是用过的稿子上乱涂乱画,当然这种乱涂乱画也奠定了我对绘画的一种喜爱和热爱,所以慢慢的对绘画非常感兴趣。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在心里种下了将来要从事绘画的种子。我们当时的高中就在法门寺的法门塔的下面,那个时候高考还没有恢复,我们正上高中的时候恢复了高考制度,那个时候高中没有开美术课,在高中的旁边有一个法门寺小学,这里边有一个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我就拜他为师,然后开始正规的素描和色彩的训练,应该说正式步入绘画历程还是从高中开始。那个时候比较幸运,在我高一读完正要读高二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高中只读两年,就刚好赶上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我对绘画的正式启蒙也是这个时候。</FONT>
李玉田从小就喜欢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的学画经历却颇为坎坷,他先是在一所学校担任美术教师,随后又被调到企业担当经理,这段期间生活上虽然很富足,但是在李玉田的心底却并不高兴,他一方面感到在经营单位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却又放不下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是渴望在笔墨丹青中体味生命的意义。在反复思考权衡中,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属于艺术的。于是,1998年,李玉田终于决定放弃已有的工作,背水一战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FONT>
记者: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您最终放弃已有的工作,选择在西安美术学院进行深造呢?</FONT>
李玉田:我在师范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工作。这个企业条件还是比较优厚的。前期我在子弟学校当老师,后期由于自己在组织工作方面有一点才能,厂里抽调我当经理,也是干了四到五年的时间。在干工作的时间里,学会了很多怎样搞经营、怎样搞生产、怎样搞推销;怎样管人、怎样管财、怎样管物。学会了很多东西,成绩还是比较明显,待遇也就比较丰厚。那个时候可以说一切都比较美好,在我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我的感觉好像不喜欢、不是我的初衷,我还是对绘画非常感兴趣。再加上自己周围的朋友接触多了,人家说:你搞经营你画的画还这么好。有很多朋友啊、同事啊还有老师都鼓励我去考西安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只有这样一条路才能使自己在以后成为一个专业的学画的人。或者是画画的人。没有这样一条路,只仅仅是一个爱好,或者是业余。于是我就放弃了优厚的工作,考取了西安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当然考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历时三年,才考取了西安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也应该说是考在了戴希斌先生的门下,也是非常的如愿以偿吧。<B>
李玉田是个有心劲的人,他奉行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原则,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正是源于这样的求学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终于在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顺利进入西安美院的研究生班,成为著名国画家、原西安美院副院长戴希斌的学生。戴希斌先生谦和儒雅的气质、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对李玉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戴希斌先生还亲自为李玉田的论著《血脉的回响》撰写序言。能够在西安美术学院这样一个交叉学科众多、现代意识强的熔炉里求学,对于李玉田来说倍感珍惜。</FONT>
记者:在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你有哪些帮助,戴希斌先生对您有哪些影响?您为什么认为“绘画应该关注社会”?
李玉田: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的三年当中,我觉得通过认真系统、仔细深入地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了解跟理解。然后在戴老师帮助下,在戴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觉得我对中国画的感悟从一个感性的东西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阶段。过去仅仅是了解,现在是深入的去研究。我觉得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的这么多年,对我的帮助非常的大。因为西安美术学院在全国来讲,是一个专家云集的地方,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再加上学院的领导兼收并蓄,对学院的管理各个方面都非常好,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当中,几乎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学院里有展览,学院里边有讲座。学院里不管哪个专业的展览,哪个专业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学画的人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大课堂。这个课堂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从其他门类的专业里吸取了很多东西。当然这其中对我最有帮助的还是我们的戴(希斌)院长。戴(希斌)院长从绘画的技法,绘画的技巧,主要是绘画的理念,让我上了一个台阶,我觉得是西安美院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使我的绘画无论从理论也罢,实践也罢,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梳理。清晰了自己应该画什么,摒弃了自己过去绘画的很多的毛病。我觉得西安美术学院对我的学习来讲非常有帮助,我也只能用我的努力工作去报答培养我的学校。我在梳理中国画的绘画理论的过程中,比如说好多画家、评论家还有理论家包括历史上也有好多人讲:“笔墨当随时代”。我觉得“时代”应该是生活,我们现在要体验古人的生活,没有办法去体验。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现在切切时时的生活,笔墨的功夫在好、再灵动,你用笔墨来干什么,它就是表现。比如说盖一个好的高楼的话,笔墨应该它应该是一个好的砖,或者好的木料,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当然用这个东西来干什么,就要进行塑造。好的笔墨,应该用在好的表现上,好的主题也应该用在表现上。即使你的笔墨再好,你不关照生活,远离生活,仅靠凭空想像,那么这个东西是不会感人的。时代发展到今天,几乎都是数码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这么快,你再画一个小桥流水啊,再站着一个古人,拄着一个拐杖慢悠悠的,我觉得这种东西好像离我们的生活似乎很远。你说它有没有错?没有错,但是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今人要超过古人,首先就要关照生活。一切笔墨艺术应该是为生活而服务的。那么你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你不歌颂你周围的自然,不歌颂你周围的环境,不歌颂你的人与事的话我觉得就是远离生活,远离生活的东西是不会感人的。我觉得画家最多的还是要走出去,这样的话才能把历史,或者先贤所总结的理论性的东西赋之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古人的理论也罢,今人的理论也罢对还是不对,这才有切身体会,否则的话我觉得这些东西好像是凭空想像。其实,最好的笔墨是为最好的意境在打基础,笔墨再好没有一个好的意境,就说你的文字功夫再好,你把一本新华字典都能背下来,最后写不出一个作品来我觉得很成问题,因为你是一个艺术家。那么艺术家就是要深入生活,然后远离生活,最后要高于生活。如果这几个都达不到,那么绘画就很有问题了。这是我的个人理解。</FONT>
在西安美院求学期间,李玉田刻苦勤奋,扎实认真的进行绘画创作理论的学习,苦练技法,他珍视这一切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所以就比其他人更加努力。他沉醉于长安画派的风骨神韵,钟情于黄宾虹山水画的恢弘诡秘,游目于秦岭太行的气象万千,从现实中发掘美,汲取中外大家的艺术乳汁,拔高审美意识,开始对美的创造。他在酷暑严寒中常常写生达十几个小时,早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时出门,晚上7时回家,有时中午都忘记了吃饭。在与大自然对话之中,他领略了每座山都像人一样是有个性的。太行山是大山的父亲,秦岭是大山的母亲,而陇山是大山的隐士,蜀山是大山的女儿……</FONT>
在这个过程中,一幅饱含激情、技法精纯的国画《家山万里梦依稀》诞生了。这幅创作是李玉田在陇西采风时打下腹稿的,面对苍茫的大山,他感到平时所学的技法是这样的苍白无力,从此后陇山就镌刻在他的心底。直到后来,他又来到这里写生,乡亲们的憨厚纯朴让他这个“都市人”感慨万端。这使他深刻地理解到祖祖辈辈默默耕耘于黄土地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根。于是,他的灵感迸发了出来,他摒弃了中国画传统的“三段式”构成风格,吸纳了西洋风景画之特长,采用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法并用,以干涩凝重的笔法反复皴擦,把黄土高原的雄浑、静穆、苍凉、壮美,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在这幅2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米的大幅画面上,几孔窑洞前,是抱着娃娃的村妇和赶着毛驴的村夫,而窑洞上一片片梯田呈扇形铺展开来,古铜色的画面上密可透风,疏可走马,是独出心源的淘洗,是中西合璧的杰作。这幅作品作为李玉田的毕业创作在当年获得全校一等奖,后来获得了“黄宾虹”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中国画展上引起评委的重视和好评,以全票入围,获得大展铜奖。后来在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再获铜奖,被“黄宾虹纪念馆”收藏。</FONT>
记者:怎样想到创作这幅《家山万里梦依稀》的,这幅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并被“黄宾虹纪念馆”收藏您有何感想?</FONT>
李玉田:本幅画我觉得为什么能够入选各种展览,第一个是关照生活,首先情感是真实的,为什么要画这个家山万里梦依稀呢,这当年我去甘肃陇西采风的过程中见到过这样一个场景,回来之后我觉得老是有这么一个图画在我心目当中,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老是流连忘返,内心世界是非常激动,平静不下来,就想画。但在画的过程中呢,由于过去只是一个印象,没有认真地进行写生,素材准备的就不够充分,第一次画就失败了,那么我就试图第二次到那个地方去看一次,这一次去了以后,认真地在那个地方呆了一段时间,跟山民吃住在一起,真切体验了他们为人的一种朴实,从这之中呢我也隐约看到了(因为艺术家看东西不应该只看表面)从绘画场景中所升华出来的人类精神层面的一些东西。我就想这么贫瘠的一片土地上,能够养育出这么活蹦乱跳的一群人来,而且他们生活的那么愉快、那么幸福。丝毫没有感到他们生活的痛苦。窑洞的前边画着一群人,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可能要到山外去,也就是说一家人在那个地方走,送,也是一种希望。也许希望你到山外去能够带回来一种发财致富的信息啊,或者你在山外干成一番事业,回来以后回报家园,或者是各种各样的美好的向往。《家山万里梦依稀》里面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歌颂自然的伟大。虽然在贫瘠的土地上是千疮百孔,但是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精灵,他们就是大山的精灵。我认为这幅画最主要的就是歌颂生命的伟大,歌颂人们与天斗与地斗的这种精神,能够改变自然战胜自然,而且大自然经过这千百年的冲击,依然能够用她千沟万壑的贫瘠的土地,生长出这么郁郁葱葱的不管是粮食也罢、草木也罢,她还是支撑了这一片蓝天。我创作完了之后,内心世界才感觉到一种舒展,一种轻松,把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歌颂,对人类生命力旺盛的歌颂,能够一下子抒发了出来,内心也感到坦然与平静了。这也是我创作这一幅画的初衷。这个画在“全国美术院校青年中国画展”上最后获得了大展的铜奖,我的感受是如果你用真情实感,去诠释内心世界对自然的一种热爱的话,毕竟是能征服观众,征服评委。因为现在那么多的绘画,一个展览要从几百幅甚至几千张画里面脱颖而出的话,首先情感必须是真实的,其次应该是技法要成熟,绘画的表现要有张力、要厚重,在我的感觉当中,全国的展览中,有些太轻薄的作品可能发现都发现不了,那么就要厚重,这个厚重不是一句话能够表达出来的,需要你有生活,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要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才能够诠释美。最后才能使你的绘画达到美的境界被大家所认可。我认为这张画让我在内心世界树立了足够的信心,深入生活没有错,关照生活更没有错,你的画反映生活,诠释你个人世界真实情感的时候,你的画肯定是不会错的。</FONT>
李玉田善于思索,并不是简单的提笔就画,而是经过思考归纳出了一套自己特有的笔墨语言,在表现许多题材的作品上他的独特创新往往给人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如此,在2001年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览上,他的作品就给前来参观的刘文西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为《李玉田国画作品集》写的序言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刘文西先生当时的感受,他在序言中写到:“在观展人稀之时我步入展厅,我审视品位着众多学子的作品,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欣慰,也为其中有些作品的不足而惋惜不安,而当我的目光游移到展出的多幅山水写生和巨幅山水创作时,我的眼前不由一亮,使我产生了一种观看诸多画展未曾有过的激动,扑面而来的具有生活气息的《黄土系列》、《巴山系列》等作品,让我感到了许久未遇的亲切,使我浮想联翩。能为看到这样的作品深深感到高兴……”</FONT>
在那次研究生毕业展览上,刘文西先生对李玉田朴实无华的举止和谦谦求知的态度产生了深深的好感,认为李玉田在表现黄土高原所用的皴法是找对了路子,表现的很真实,并且在和李玉田攀谈之后对于他的为人也大加赞赏,甚至还当即向学校建议要留住李玉田在校发展。可谓“天随人愿”,毕业后李玉田顺利地留在了西安美院任教,并且和刘文西先生成了邻居,随着交往的增多,他们之间的师生感情也越来越深,刘文西先生对李玉田雷打不动的长年下乡写生称赞有加,对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给予了肯定,而对于刘文西老师的欣赏和鼓励李玉田心中也有说不完的感动。</FONT>
记者:在和刘文西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他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通过绘画艺术您最想向人们传递的思想是什么?
李玉田:刘文西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师,他有好多地方都非常可爱,虽然年龄都有七旬以上了,但是人非常可爱,他的内心世界非常忠诚,他的语言非常朴素,但是有时候对绘画的缺点的指出却是毫不客气,他是很真实的,因为他内心世界觉得“我讲你的缺点是为你好”,他想的不多,他很真实的表露。还有一点我觉得最感动人的地方是刘院长这种刻苦勤奋、严谨治学的态度,我觉得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刘院长的画有一万多幅呢,在全国的画家当中,他的画的创作应该是最多的。在人的一生当中,能够画这么多画的人,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他坚持了,那么他成为大师应该是必然。跟他在一起,我觉得不管是从绘画也罢,还是从人格的魅力也罢,还是内心世界的那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罢,都值得我去学习,在我的内心世界中,他是比较完美的。所以我对他非常的敬重。我的绘画的艺术想传递的思想就是我想把西北壮丽的黄土高原还有巴山蜀水,人们生活的这样一种现状,以及人们对美好世界的渴望的这样一种精神世界表现出来。那么我就无数次的每年下乡写生,尽量是“下马观花”,而不能是走马观花。在写生中呢每天都是七八个小时在坚持。我就想大千世界是这么丰茂,如果你不在那认真观察,不仔细研究,如果靠一种概念,或者靠一种符号去支撑的话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写生,在家里都能把这个符号编出来,要写生还是要把那个地方的精神气质表现出来。自然的那种灵魂要表现出来。如果你不进行认真观察的话全国的山都是一样的山,我觉得这就没有地域、没有特色,没有特色的东西不要说打动别人甚至连自己都打动不了。</FONT>
 
李玉田就是这样一个耿直憨厚,在艺术上孜孜不倦丝毫没有半点马虎的人,他用他的勤劳攀登艺术上的一座座高峰,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一位又一位名师的欣赏,他的绘画艺术道路也将因他的这些品格而开满芬芳的鲜花。</FONT>
 
著名画家??李玉田(下)
 
记者:请介绍一下《吾山擎日抚苍穹》的参展情况,近些年您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对此您有何感想?
李玉田:《吾山擎日抚苍穹》这幅画,我觉得意境和生活拉开了一定距离,但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还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为了表现山的雄壮与博大、苍厚,我把它拟人化,手里举着一个太阳,另外一个手去抚摸着苍穹,就像东方的一个巨人一样。中国人依然在慢慢地走向强大,这个是非常难得的,也需要这样的画去诠释我心目中对祖国的一种热爱。对祖国强大的一种歌颂。当然这种歌颂是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FONT>
这么多年,很多画也侥幸地参加了全国的很多大展,我认为对我而言就是我内心世界的感情的流露。你对自然加深理解,对自然倾注了一定的感情以后,那么这个绘画作品就反过来去回报你,这个作品参加全国展有时会觉得很偶然,但是这个里边存在着必然的因素。下功夫深入生活,你要把它表现的苍茫、苍厚,你发现的东西可能比较独特,你诠释的角度可能跟别人有些不一样,那么你可能有些作品就脱颖而出了。但是绘画这东西也不是尽善尽美,参展了几张画也不能说这就代表自己的水平有多高,以后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继续探索。艺术这个东西也不能有尽头,也不可能有终结,需要花费一生的心血去为了艺术事业。当然有一点成就的话我觉得也离不开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刻苦研究,绝对不可能是靠天分,靠天才,我的感受就是在绘画这个道路上不要操之过急,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各种事情干好。</FONT>
李玉田是一个在艺术上肯下功夫、动脑筋的人。长年坚持下乡写生是李玉田绘画创作的一大特点,他经常深入巴山、秦岭、黄土高原,在大山大川里发现美、发掘美、收集素材,锻炼笔墨,拔高审美意识。在酷暑严寒中他每天对景写生长达十多个小时,经常从天亮画到天黑,坚持、再坚持地速写、写生,近乎痴迷。他每年都能写生四、五十幅,一些写生作品几乎成为他的精品创作。</FONT>
记者:您为什么如此重视写生,在您写生的过程中有什么令您难忘的故事?</FONT>
李玉田:我们生活在都市里边的人,现在很难把心静下来。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空间当中呆的时间久了,就会非常渴望一种纯洁和自由。当我们在乡下或者大山里写生的时候,有物我两忘的这种感觉,有时侯画着画着天都黑了自己都不知道,该吃饭了自己也不知道,完全舒展,完全能够进入绘画的这种境界。有时侯能够动容或者动情,主要原因是你看到的是活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活灵活现的东西。在家里苦思冥想的时候,这是凭空想像的,因为它没有生命,所以写生能够弥补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的不足。有时侯对你的学习也是一种启发,自然界为什么叫做自然,我认为是它的形象是很自然的,那树和那山结合的就是那么自然,让人看到一点都不别扭,也许我们在画的过程中就画的很别扭。其实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就缺自然,有时侯就过于符号化,或者过于拉开和生活的距离。当然,绘画也是一种艺术,但绘画也需要生活的真实,没有生活的真实不感人啊,那么这条路也只能通过写生去寻找,或者去再认识,丰富你对绘画的理解或者认识,既要有精妙的笔墨,又要有对生活的理解,这样才是两条腿走路,就是像刘文西先生倡导的在长安画派的基础上,一手伸向传统的艺术,通过临摹可以获取对传统的理解,那么关照生活是什么?主要是靠对生活的写生。</FONT>
写生的时候确实也有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有一次在陕北黄土高原写生的时候,天降大雨,我们一天走了八九十里路,陕北的黄土高原很大,一下雨以后那个山坡很长,走着走着人就从山坡上滑下去,滚的满身是泥,但是都还很欣慰,很高兴,有时侯回想起来,这些东西在学院里边是没有办法发生的,也是看不到的,那么你和自然界这么亲密,自然界的这种气息,迟早回感染你。这个东西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你的骨子里边去,那么这个东西已经不是表面化的东西,因为绘画本身就是深层次的东西,已经是高级艺术了,所以我觉得在写生的过程中,有时侯打打闹闹的事对人生而言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FONT>
只有把大山当作民族脊梁来讴歌,才能找到永不枯竭的灵感,也才能画出山水之魂。李玉田没有停留在单纯的临习和模仿上,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通过自己多年来深入生活,深入山区的写生实践悟出了自己的一套东西。黄土是山水画里很难画出的,因为它不像石头有棱有角如果用线表现,会失去土地结构软的质感。李玉田决心独辟蹊径,破茧化蝶,以心灵之光对黄土地进行精微扫描。他首先从皴法上进行突破,找到了米点皴和钉头皴来塑造黄土高原,进而在密集的画面中利用白云的穿插来调节韵律,使扎实的画风丝毫没有影响画面的灵动再加上西方风景画的构图方式更加增添了时代气息。用刘文西先生的话来说:“路子走对了”!
更重要的是李玉田将自己的深刻感情通过画笔传递到了画面当中,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获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FONT>
他创作的2米见方大幅国画《月是故乡明》,表现的是十分恬静的月下山色。整个山体像镀上了一层水银,若霜染雪裹般的神圣。树梢上云团浮动,虽没有一人出现,却折射出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深情。山上一轮像银盘似的高高悬挂,它让人浮想联翩,是孟郊的《游子吟》还是于右任的《望大陆》?是那曲经典的《十五的月亮》还是那首熟悉的《同一首歌》?可能都会有,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人们心灵一个永远的家。</FONT>
这幅作品从绘画观念上把握住了艺术本体,注意形式感的研究与创造,凝练了艺术语言,是一幅以北方山水为载体的佳作,被誉为“笔墨精到,气息连贯,没有一处败笔”。一举获得陕西省评委的顺利通过和全国评委的认可赞许,在陕西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被浙江省美术馆首批荣誉典藏。</FONT>
记者:为什么您创作的《月是故乡明》能征服观众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李玉田:我有一种向往,就是向往美好。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太美好的现象,那么我就力图通过这样一幅画无声无息的告诉大家我们要渴望美好,不希望战争,希望人与人之间可以和睦相处。月亮在中国文化当中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我也想这一张画能够引起好多人的共鸣。我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我就想,有些人去国外去留学了,那总归是异乡,人们对祖国的向往或者对家乡的向往那是由来已久的,这是一种情结,没有办法,就想通过这样一张画告诉人们我们何时能够学成报效祖国,然后使祖国美好起来或者是合家团员。还有些人要保卫祖国、要留守边关,有些解放军战士自从当兵的那一天起可能三五年都没有见过父母,由于这样的原因,我给这幅画起名叫做《月是故乡明》,祖国和台湾是一脉相连,画中有一幅大山,这座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三多,也就是一种靠山,敦厚,非常有容纳性,就说你不管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接纳,这也是一种对美好的渴望。这张画比较静谧,我个人认为比较神圣,看完以后没有杂七杂八的东西,并且圣洁,从视觉角度上很祥和,很美好,我觉得应该是大家认可的一个主要原因。</FONT>
在做好绘画创作的同时,李玉田在山水画教学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在美院负责成教学院国画教研室的工作。“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好”,这是李玉田奉行的做事原则。在他工作的7、<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年间,从没有出现上课迟到的情况,这既是对学生负责同样也是对自己负责。他坚持带学生下乡采风,通过大量写生来提高学生们的绘画水平。在他的努力下,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3年起他的学生连续获得西安美术学院刘文西奖学金和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他本人也获得优秀指导老师一等奖。</FONT>
记者:学院的教学工作与您的绘画创作有些什么相互促进?
李玉田:我觉得当老师是教学相长,作为一个老师,你在教学生的时候,也许同时也在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学生的年龄虽小,但是他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比我们强,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对我们的观念也有所刷新,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古人的绘画上去讨论生活,我们要不断的去跟上时代,艺术才能更进一步跟上时代。学院的学生当中学的东西很多呀,美术学院对老师的进步和提高我觉得绝对有好处,所以学院有交叉学科,她有大融合,你把她对你绘画、对国画或者对你专业有用的东西,可以摄取进来,就可以扩大中国画的面,那么我觉得可能对学院派老师的影响很大。还有一个就是如果想让学生去尊重你,首先就得规范自己的行为,天长日久的话,可能自己的性格也就发生了变化,老师对学生而讲必须言而有信,那么对学生的信誉度也有所增强,我觉得如果你很会利用教书资源的话,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对你都没有坏处。</FONT>
李玉田性格耿直、淳朴,他的画风也和他的做人一样厚重朴拙、扎扎实实;他的画作通常以墨色为主不施过多色彩,亦如他的为人般谦和、低调。然而和他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的睿智和活泼、感受到他内心的丰富和激情,这也正如他的画作一般,总能在扎实、丰满的画面中寻找到无限生机,在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笔墨中呈现出缕缕灵动。画面背后的李玉田其实是一个纯真、率真而天真的人。</FONT>
记者:您为什么一直坚持扎实、厚重的笔墨风格,您的艺术理念是什么?
李玉田:我觉得绘画应该因人而异,作为我自己而讲,千笔万笔都难以倾诉我对自然的这种热爱,或者也都诠释不了我对自然的一种认识,如果让我用简单的笔墨去表现她我觉得不能够体现我内心的一种情感。那么我就力图把他画得比较苍厚,比较厚重,用千言万语说明一个问题,把它说得深刻一点,把它说得更富有感染力一点,我丝毫没有想去改变我的画风,也许现在在我的理解当中可能是这样,也许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画风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为绘画这个东西不能强求,比如别人在那个地方画两笔,你也在那画两笔,别人画的繁笔你也画的繁笔,我觉得这就是人云亦云了,绘画本来就是百花齐放嘛,个人有个人的风格,也许我的繁密,也许我的扎实,可能形成了李玉田的风格,我的艺术理念就是想要把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与自然的这种抗争、奋斗的这种精神表达出来,想把黄土地的这种贫瘠的壮美和苍凉感表现出来。也就是歌颂生命的一种伟大,也就是歌颂生命对于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奇迹。</FONT>
无论作为一个画家还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教授,李玉田都在以实际行动开阔视野,兼收并蓄,勤奋笔耕,在感悟中前行。他把扎实的理论实践看作是艺术、风格的支撑;把笔墨的提高看作是人格、风范的追求;他用脚丈量这黄土地,用心灵之光扫描黄土地,他用独特的技法定格黄土地??在这片苍茫的土地上追寻自己的艺术生命,挥洒人生的无限激情!
 
环球文化艺术网电话:010-89819999 地址:北京市南三环南曦大厦备案号:京ICP备1502962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