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主题
有无相生 | 本土基因密码的场域觉醒
——王开印“新象论”实践现场
-
学术主持
夏可君
-
策展人
宽 宽
-
艺术家
王开印
-
出品
她三空间
-
执行策划
璞疯子 / 铁红 / 笑笑
-
时间
2025.7.18-17:18
-
场地供应
电子城 · 数字新媒体创新产业园
-
地址
朝阳区双桥路12号
备注:本次活动采取预约制,可以关注“她三空间”公众号进行展讯预约。
艺术家:王开印
形态载体:纵向画布与横向画布构成的立体场域
媒介材料:水墨、丙烯、毛笔及随机物件
「核心逻辑架构」
「创作理念内核」
以“东方场域觉醒”为核心,通过立体场域的构建,将“天地相感”“道生万物”的传统宇宙观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实践,使“有”(显性创造)与“无”(隐性生成)的辩证关系成为现场创作的生成动力。
「技法与场域解析」
场域构建与创作现场:
纵向画布(显场):以“起乾终巽”为脉络,通过“浑元”线条承载主动意识,呼应《周易》“乾道”的秩序性;
横向画布(隐场):以身体律动生成无意识痕迹,暗合“坤道”的包容性,二者构成“天地对位”的哲学空间;
现场创作图示例:呈现立体场域中创作者与双画布的互动关系,直观展现“显场”与“隐场”的空间对话及创作行为的即时性。
创作手稿
实践现场
媒介、技法与视觉符号:
传统笔墨(水墨、毛笔)锚定书法基因,丙烯与随机物件拓展表达边界,形成“心手相应”与“身物共生”的双重对话;
“浑元”符号以线条的刚柔相生,具象化宇宙能量流动,实现传统笔墨精神的当代转译;
纵向画布绘画图案:展示“浑元”符号的具体形态(如线条的起伏、阴阳色块的分布),解析其如何承载“乾巽流转”的哲学意涵。
横向画布绘画图案:超越显性的“神话表达”,抵达隐性的“本然生成”
基因密码《浑元》作品系列
「价值定位」
区别于西方行动绘画的个体情绪宣泄,其现场实践将创作升华为对宇宙规律的呼应,使“偶然”成为“道”的外显;
以“有无相生”的基因重构当代艺术表达,为东方美学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方法论范式。
「学术主持简介」
夏可君: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曾荣获“2023欧洲诗歌暨文艺荷马奖章 ”。夏可君激活中国的“虚”与“余”、“让予”与“无用”等核心概念,通过与当代世界哲学对话,而形成自己的哲学表达。已经出版个人哲学与艺术著作20多部,策划艺术展览三百场次,倡引虚薄、虚白艺术、新锦灰堆等批评概念。近期代表著作有:《虚薄:杜尚与庄子》,《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无用的文学:卡夫卡与中国》,《无用的神学:本雅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烟影与面纱:现代性的无用美学》,《余让与诡异:世界哲学的重新开端》,以及2019年年英文专著Unthought of Empty: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策展人语:新象论的基因与场域」
王开印的“新象论”,以“有无相生”为本土哲学基因,将东方辩证思维熔铸为创作元语言。其演进逻辑清晰可见:从“二元辩证”到“三段式发展”,终以“第三条路径”实现突破——在哲学上转向“关系性生成”的宇宙观,在方法上迈向“系统生成性”,在文化上构建“非西方现代性”。
核心在于“东方场域觉醒”:纵向画布以“起乾终巽”的“浑元”线条立“显场”,应乾道秩序;横向画布凭身体律动生“隐场”,合坤道包容。二者构成“天地对位”,让“有”与“无”的辩证成为创作动力,使“天地相感”“道生万物”的传统宇宙观,化为可触的视觉实践。
「艺术家简介」
王开印,独立艺术家,提出由二元辩证到三段式发展的《新象论》新审美理想。
参展记录:
2022 参加“第 13 届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韩国全州)
2024 参加新年“ 圖火”书写艺术特展(上海视平线艺术)
2024 参加“泻心”关于感性与理性的书写展(江西视平线艺术)
2024“胡抗美、曾翔同道书法享受批评活动”的享受批评展,提名 4 人作者之一(北京 源·美术馆)
2025 参加 “五乖五合” 五人展(北京 源书院)
2025 参 加 原 子 与 内 省 | 当 代 书 写 现 象 大 展 ( 北 京 · 艺 术 粮 仓)
「出品人简介」
她三空间由宽宽、璞疯子、铁红三位女性联合创立,旨在打造当代美学与艺术的孵化中心,包括艺术品与艺术家的孵化。2025年,她三空间在挖掘潜力艺术家时,全权代理当代艺术家王开印“有无相生”艺术活动有关的一切事宜。